古琴的琴弦在古代原先是用蚕丝加工而成,这种用蚕丝加工而成的琴弦,发出的声音含蓄温润、穿透力强、韵味独特。钢丝尼龙弦是近现代在丝弦加工工艺失传的情况下所研发出来的,导致在最近一段时期内,蚕丝弦逐渐被钢丝尼龙弦替代。如今,在很多常见的古琴中越来越多的使用钢丝尼龙弦。
其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是丝弦发出的声音不大,许多表演者不喜欢用;其次,如今的蚕丝弦质量参差不齐,质量不好的弦容易受温度、湿度影响而跑音,甚至发生断裂。但这些年已大多换成了钢丝尼龙弦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种琴弦。
尼龙钢丝弦
尼龙钢丝弦以钢丝为芯,外面包裹尼龙,结实耐用,弹奏时不易跑音,价格也便宜,优点很多。但发音偏刚硬,缺乏传统丝弦含蓄典雅的韵味。
传统丝弦
传统丝弦价格昂贵,保养不易,容易走音,没有钢弦耐用,所以大众一般选择钢丝尼龙弦。
钢弦和丝弦琴音色差别
现代所制钢弦耐用、稳定,特别是表面光滑的优点,改变了弹奏一些缓慢的“声少韵多”的琴曲,如《平沙落雁》、《忆故人》、《良宵引》时的尴尬,为琴人所称道;而它那令人生厌的金属声,它那过于冗长的余音等等缺陷也为大多数琴人共识;
传统丝弦除去琴弦上不如钢弦平滑,摩擦声大的缺点之外,性能上也不够稳定,较大程度受到温度与湿度的影响,不耐用,使用成本高。无论对琴弦用力弹奏还是轻弹,它的状况是相同的,这种状态影响到琴曲音乐的表现力是毫无疑问的了。
重要的是,钢弦所产生的音色,缺乏丝弦那种传统琴乐怀古之思的、极为接近人声的“韵味”,即那种温暖的带有某种人情味的色彩。细微的,不同的音色为“人”所感受,并为不同的“人”所区别,这是处于人类历史进程和文化熏陶之中的“人”的感受、反应,是人文概念上的认同。
钢弦被弹奏之后,从出音至消失,呈示的“出音过程状态”与传统丝弦是不一样的。无论散音、按音、泛音,传统丝弦出音开始之“音头”有一种冲击的瞬间,“音头”出现之后很快地变为稍弱的音量;而钢弦的“音头”相对比较没有冲击力度,延续的时值相对较长,因之,钢弦音量虽大,却没有传统丝弦那种饱满的音质和力度,缺乏传统丝弦弹奏的那种“颗粒感”,那种“骨力”,琴音呈现一种“疲沓”的状态。
古人斫琴处在丝弦的环境中,由于有不同粗细规格的琴弦,因而所斫的琴也不是千篇一律的,有重如铁、轻如叶的描绘。可见差别也很大。所以,今天在丝弦规格单一的情况下,即使张在老琴上,也不见得百分之百适宜。有的斫琴家已经在探索专配丝弦的新琴特点。可以期待,在丝弦品质、品种和斫琴技巧等方面不断提高后,喜爱丝弦琴的琴友会比较容易选择到满意的琴。